2025年7月3日下午,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以“谋定而动 时不待我”为主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与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及近五年新进教师在6A-301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周良辉主持。会议围绕学院发展机遇与挑战、青年教师成长痛点及职业发展路径展开深度对话,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周良辉讲话
乘势而上谋突破,凝心聚力开新局
座谈会伊始,学院院长雷霞系统梳理了当前发展形势与战略机遇。作为学校申博工作的核心支撑单位,学院牵头负责能源动力重点学科建设,将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科研平台搭建等领域获得政策倾斜。近年来,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并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教学领域斩获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捷报频传;科研创新持续突破,近五年纵向及横向科研经费达7997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授权发明专利150项,SCI论文发表量达193篇。招生数据显示,电气类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连续多年稳居全校前列,生源质量稳步提升。面对机遇,也要保持清醒认知:软科专业排名波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率、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等指标仍需突破。
雷霞讲话
直面痛点寻突破,青春力量显担当
会议以数据为支撑,深度剖析青年教师队伍发展现状。目前,近五年新进教师中,部分青年学者已崭露头角,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省科技厅青年基金,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教学领域,也有教师在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教学团队成功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并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科研层面,青年教师新锐力量持续发力,在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发明专利授权及SCI论文发表等方面已有成果,部分团队已形成特色研究方向,但整体科研产出与跨学科协作仍需深化。调研亦指出成长瓶颈:部分教师存在试卷归档不规范、毕业设计时间逻辑错位等问题;团队协同度不足、成果转化经验欠缺等现象仍需改善。
精准施策育英才,踔厉奋发向未来
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学院立足教学、科研、职业规划三大维度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倡导“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青年教师深度参与招生宣传、就业指导及学科竞赛培育,对标“最美逆行者”徐博海等榜样,严把教学材料质量关,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链条,构建“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教学体系;其次,强化“有组织科研”导向,推动青年教师全员融入科研团队,依托学校启动经费搭建实验平台,聚焦行业需求申报专利技术,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形成教学科研双向驱动格局;最后,以杰出校友舒红平、胡振华为标杆,激励青年教师超越“及格线”思维,在教学竞赛、教改论文、课程建设等领域对标国家级平台,以高显示度成果助力学院申博攻坚。
座谈会尾声,学院领导以“机会从不自来,奋斗才是正道”寄语全体青年教师,与会教师纷纷响应,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担当与“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精神,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此次座谈会既是思想碰撞的交流会,更是青春誓师的动员会。站在“十四五”规划攻坚收官节点,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青年教师队伍正以昂扬之姿,书写教育报国与科研强校的时代答卷。
作者:蓝琼
审核: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