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讯员:沈鹏宇
从2025年7月28日起,电气与电子信息学杨雪映、张铠、沈鹏宇、张荻熙、张畦塬等五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深入成都西南水泵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工厂自动化专家工程师全程带领下,团队聚焦电气设备安装、核心组装车间与技术工人实操三大环节,将课堂理论与工业实践深度融合。
在电气设备安装区域,工程师详细介绍了水泵配套的自动化配电系统与安全控制模块。张畦塬同学主动提问高压电柜的绝缘防护原理,工程师现场拆解演示;张荻熙同学则记录下PLC程序控制水压的关键参数,感叹道:“原来课本上的梯形图在现场是这样落地的。”大家在现场共同探讨了电气布局对水泵能效优化的影响。
实践团第二站走进轰鸣的组装车间,工程师演示了叶轮与电机的精密装配流程,沈鹏宇同学在工程师指导下尝试校准一台小型水泵的轴承间隙,亲身感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工匠精神;张铠同学重点关注了激光质检环节,拍摄记录多组数据对比模型精度。流水线上工人们行云流水的操作,让课本中的“生产节拍”概念具象化呈现。
深入一线观摩工人实操时,实践团被师傅们的专业素养折服。杨雪映同学向焊接工请教高温作业防护经验,笔记密密麻麻写满三页;而张铠同学发现数控车床师傅用自创工具提升夹具效率,立即用手机拍摄记录创新细节。工程师借机强调:“最好的技术永远诞生于车间。”
座谈环节,工程师以行业发展为例寄语学子:“自动化是工具,人才是核心。希望同学们像今天这样懂提问、重观察、敢动手、抓数据、勤思考——未来必成栋梁之材。” 学生代表杨雪映回应道:“这次实践让我们看到技术落地的每个细节,回校后我们五人将合作撰写改进方案。”
活动尾声,团队向工程师及工厂致谢。五名学子通过亲历电气安装的逻辑之美、组装车间的精密之叹、工人技艺的匠心之撼,真正体悟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深意。三下乡的火种,已点燃青年投身实体经济的决心。
编审:蓝 琼
责编:杨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