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四)

发布者:李婉发布时间:2023-07-21浏览次数:41

学生通讯员:贾润坤

郡县治,天下安;乡村治,郡县稳。为了解陶坝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走进这一互联网时代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数字乡村样本,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你乡见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10日来到了邛崃市大同镇陶坝村,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团队合影

710日上午,在陶坝村村支书助理罗娅萍的妥善安排下,实践队一行人顺利抵达陶坝村,在当地村委会的办公室与陶坝村村支书孔祥华会面并进行初次交流。

在了解了实践队的来意之后,孔书记爽言到:“那你们是来对了,陶坝村可以说是个好地方。”作为2022年成都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镇,陶坝村幅员面积9.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3亩,林地面积9589亩,森林覆盖率达85%。这里山清水秀,鸡犬相闻,全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传统农业收入和外出经商务工收入。2019年年底,陶坝村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伴随着孔书记的娓娓道来,陶坝村的一切也在实践队成员们的脑海里有了轮廓。但面对队员们关于当地产业建设和数字乡村发展进程的满腹疑问,孔书记却卖了个小小的关子:“刚刚我的介绍只是给你们画了一个草图,具体的‘涂色’还需要你们自己去完成。在那之后,你们所有的疑问我都会为你们一一解答。”

随后几天,在孔书记和罗助理的陪同下,实践队的经历不可不谓之丰富多彩。

11日一早,实践队的队员们就被大同古镇集市的热闹场景给迷住了。晨曦中明明还弥散着清冷的水汽,门市里外脆里嫩热气腾腾的油炸豆腐就已经引得众人口水直流。街上人头攒动,摊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尽显人间朴实的烟火气。街道尽头,是因溶洞穿山而过得名的穿洞山天然溶洞。外面是炎炎酷暑,洞内却天然清凉,丁达尔效应凸显下的缕缕天光,更衬得这昏暗溶洞尽头的一片翠色密林恍若仙境。

赶集中的大同古镇

陶坝村现有佛手瓜、脆红李、猕猴桃、柑橘等蔬果种植基地,金丝楠木种植基地也已经小有规模。途径脆红李基地时,孔书记热情地给大家分发了袋子,让大家体验采摘过程的同时尽情品尝这脆甜个大的李子。

枝头的脆红李

孔书记为团队成员介绍当地产业分布

得益于种植基地的发展,陶坝村的村民是非常幸福的!”孔书记自豪地说到。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提高了当地村民的幸福指数。实践队了解到,自十年前孔祥华担任陶坝村村支书以来,面对劳动力离乡这一大趋势,他前前后后带头做了许多工作,动员每家每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在之后两天实践团对村民们的走访过程中,不少村民都纷纷表示“土地承包了,大家都越来越富了”、“村干部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我们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村干部们都帮我们想到了”,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和村里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仿佛就是无声的证明。

走访村民

茂林修竹之外,陶坝村还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村口就立着一尊陶渊明雕像。孔书记拿出 “陶氏宗谱”向队员们展示:“这里的陶姓村民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后人,有族谱为证。”他带领大家参观了身处“天下大同、诗礼孔山”的大同书院。每逢暑假,大同书院都吸引着十里八乡的学子前来,一同沉浸于这浓厚的儒学气息中。

陶渊明像

大同书院

但队员们仍然好奇的是,陶坝村里近乎随处可见的、标注着“陶坝数字乡村展”的二维码。

路过陶坝请扫码,我在为村等大家!”2019年,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全国第二届“为村”大会就在陶坝村举行。作为“邛崃为村”试点村庄,“为村”在陶坝村村民当中的普及度极高。“‘为村’的‘为’,是‘为了’的‘为’。”孔书记向大家介绍到。“腾讯为村”是腾讯公司依托自身的网络资源,设立的一个面向全国乡村、助力村庄与世界连接、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开放平台。依托“为村”,陶坝村的产业资源才得以“团结起来走出去”。从村内大小事务的处理到当地产业打破空间壁垒为外人所知,“为村”都功不可没。

虽然陶坝村已经被不少人称为“乡村振兴,数字化先行”的最好证明之一,但孔书记坦言,受限于智能手机普及率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在数字乡村这一方面,陶坝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孔书记告诉队员们,未来,陶坝村还会逐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但“乡村振兴,不是开几个会、喊两句口号就可以完成的”,乡村振兴,依然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李婉

编审:贾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