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学术气氛,启迪科学智慧------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学术沙龙”讲座

发布者:李婉发布时间:2020-11-30浏览次数:160


1126日下午,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于6A-301举办了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王湘、胡益、王冰川三位新晋教师分别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报告,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到场学习。


王湘老师的学术报告主题为“电动汽车接入电网交互的研究与展望”。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大量电动汽车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城市电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规模化的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接入城市电网将会对其稳定运行带来影响,同时大量停驶的电动汽车参与城市电网电压调节和频率调节等辅助服务也成为一种可能。


王湘老师做报告

胡益老师从他的报告主题“交直流电网频率稳定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出发,讲述了现代电网已经形成了交直流混联电网格局,直流输电使得大电网被逐渐分割,系统备用容量减少、惯性减小,此时由大扰动引起的系统频率稳定问题将会更加显著。本报告围绕现代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特性,阐述了适用于复杂交直流电网的频率稳定分析与控制新方法。


胡益老师做报告

王冰川老师对他的报告“大面积放电等离子体源的开发及其用于活化水制备的研究”进行精彩的陈述。他指出表面放电在等离子体生物医学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表面放电还存在介质材料易发热,产生的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组分和浓度不易调控,活性粒子传质距离短,制备的活化水的灭菌机制尚不清楚等问题。因此本报告从介质材料和装置结构两方面对表面放电源进行优化设计,进而探讨活化水的灭菌机制。

王冰川老师做报告

雷霞副院长在活动结束后做了总结发言,鼓励研究生们跨越传统经典理论,更多关注交叉学科,从中寻找创新点;并建议加强师生沟通,聚焦前沿的研究与现存的问题,以便更深入地开展学术研究工作。


王湘,讲师,博士。201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电气工程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动汽车V2G接入电网交互、城市综合能源系统需求侧响应,在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担任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等期刊审稿人。

胡益,工学博士,讲师。从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与控制、交直流电网频率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等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科研项目7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及以上检索8篇。

王冰川,讲师,博士。201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若干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