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信仰苦耕耘,不将今日负初心

——采访老党员邢运民

发布者:李婉发布时间:2021-04-16浏览次数:618



访谈对象:邢运民  

邢运民,男,67岁,曾任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专职教师。2014年退休,现为西华大学教务处督导成员。

执笔: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9级  李梓榕

邢运民的眼睛记载了岁月的流转与变迁,见证了嘈杂拥挤的绿皮火车变成现代化动车组,体验了庞大的戏园子浓缩为一部智能手机,也见证了曾经为了御寒打上的补丁变成一种时尚……时光悄无声息地将风景不断赋予新的色彩,亦永远无法遗忘沧桑巨变背后的建设者,他们只是普通大众的一员,但依然在星河中熠熠生辉。

初始于行,起于累土

邢运民成长在红旗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同那时的普通知识分子一道下乡当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顺利考上重庆大学电气专业,并担任班长职务。在经历了四年的磨砺与成长后,毕业分配到成都机电局工作。邢运民讲述这些顺风顺水的过往时显得平静而安宁,但我们都明白,在那个温饱都是问题的年代,考上大学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参加工作后的邢运民心里清楚,电气作为技术性的专业,更应该从基层做起,所以他毅然放弃作为大学生本应享受的待遇,下到车间,从一线开始熟悉厂里的生产情况。正是这样的细心和勤奋,日复一日的坚持使得让他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专业能力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在厂里奋斗的十几年中,邢运民先后担任总支委员和副总工程师,用实力赢得大家的肯定。

1995年,邢运民带领团队与成都市金工设计院达成合作协议,远赴越南完成国家援助越南的糖厂项目。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变化较大,因此甘蔗含糖量高。建设糖厂即就地取材、物尽其用。邢运民带领的团队任务就是把金工设计院设计出的产品塑造成配电装置,再到原平定地区进行安装调试,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供应。供电工程巨大,任务繁重,他带领团队先后两次奔赴越南,与设计院积极配合,最终圆满完成调试工作。

破而后立,只争朝夕

1996年,伴随机电局在成功引进瑞典的魔力瓶技术后,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又刚好赶上全球经济危机,无奈之下在年底正式宣布破产。这对于那时已经42岁的邢运民来说,几百块的遣散费显然不是他所希望的。幸运的是,破产的继电厂被一家私人企业合并,原继电厂的技术以及包括邢运民在内的高级技术人员一并被接收,他当时选择了留下来担任继电厂的技术副厂长。

在私人企业工作两年后,邢运民开始另寻出路,“给共产党工作久了的人,给私人企业工作确实觉得不舒服,你很容易觉得给共产党干得多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为私人企业多干点心里就不平衡。”他笑谈着那时的想法,虽说理由有些出乎意料,但话语中尽显心中那份信仰。

1998年,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力专业方向紧缺专业授课老师,当时的电气学院院长曾经是邢运民的大学老师,他主动找到邢运民,希望能够邀请他走上讲台,教书育人。面对如此邀请,邢运民有过犹豫,因为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起那本教材书的重量,但在他慎重考虑后,最终还是答应了恩师的邀请,成为了西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老师。

在电气学院任教期间,无论是共事的老师还是教过的学生都对邢运民的评价颇高,这不仅是因为他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更是因为他在继电厂里十几年的宝贵经历——让他更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调整知识的着重点,让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用得上的一技之长,未来可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邢运民在退休后继续带了五年的毕业设计,现在仍担任着学校的督导老师。

以勤补拙,固守本心

努力”一词在邢运民口中出现多次,就他自身经历而言,在继电厂工作时,他根据一次在中工局科研培训的所听所感,再结合电气与电子电路对电子元件的寿命进行分析,撰写了一篇于当时而言十分先进的专业性论文,相关专家对此评价颇高。一名普通的本科生也许并不够资格成为大学老师,但有能力写出高水平专业性论文的高级技师可以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作为本科生进来,理论水平确实是不够的,计算机技术当时发展得很快,所以为了胜任大学老师这份工作,也为了给自己子女做一个榜样,我在任教期间自学了计算机。”提起那时努力的时光,邢运民仍然感慨万千。在此基础上,他还自修了电气工程硕士的所有课程——为了能够底气十足地站上讲台,更为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在的学生“打个样儿”。

努力固然重要,但国家现在的教育模式,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层面还有发展空间,现在的学生,为了高考学习,为了求得安稳,精神都被束缚住了。”谈及教育现状,邢运民眼中也充满无奈,“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信仰。”

而邢运民对共产党的信仰,在知青时期就深深埋下了种子,并且成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学毕业前正式入党,而后开启了长达三十九年的党员生涯。“我到现在都可以说,我是因为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谈及此,邢运民的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那些腐化的党员就是没有信仰。实在可惜。”

我不是优秀党员,但我一定是一个合格党员。”这是邢运民对信仰的承诺,“努力”则是他一生践行的准则。世间风景千万般,熙攘过后,一切仍是昂首挺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