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走进建川博物馆聚落

发布者:蓝琼发布时间:2025-07-25浏览次数:10

学生通讯员:周才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 23 日,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红途追光者” 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聚落,开展了为期一天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 10 时许,团队成员抵达位于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该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占地 500 亩,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以独特的主题和丰富的馆藏吸引着众多参观者。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中流砥柱馆,这座桔红色的方形馆规模宏大,展厅面积达 2435 平方米。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观看馆内陈列的历史照片、资料、实物,以及地道战、地雷战等场景复原。这些展品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深刻反映了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让成员们对党的抗战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团队参观了正面战场馆。这座素白色的方形建筑与中流砥柱馆相邻,取意国共合作抗击日军。馆内重点介绍了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的局部抗战,通过展示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二十二个重大战役,真实重现了中日军队对决的场景,使成员们全面了解了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重要意义。

在川军抗战馆,“300000 川军出战”“3000000 壮丁奔赴前线” 的史实深深震撼了每一位成员。馆内分为两大部分,生动展现了川军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川军将士们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所展现出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来到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和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上,219 位抗日将士的英雄群像庄严肃穆,他们代表着全民族抗战的英勇力量。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呈 V 字形,寓意胜利,5700 多位抗战老兵的手印印刻在腐蚀钢化玻璃上,仿佛在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成员们驻足凝视,对老兵们的敬意油然而生,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此次建川博物馆聚落之行圆满结束,“红途追光者” 实践团队成员收获颇丰。通过参观学习,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抗战历史,更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审:蓝 琼

责编:王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