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举办西华讲堂

发布者:李婉发布时间:2019-04-15浏览次数:236



学生通信员:邹明鹏

411日下午230,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于6B207举行以“人工智能漫谈:未来已来”为主题西华讲坛,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赵宇担任主讲人,团委书记张帆老师、电气学院部分学生代表聆听了本次讲堂。

  

1956年夏天约翰.麦卡锡等人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开会研讨“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在会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赵宇副教授解释说:“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探寻智能本质,研制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智能机器。研究内容是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人脸识别、文字识别、人机对话、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

  

赵宇教授提到:如今专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向特定领域的人工智能(即专用人工智能)由于应用背景明确、领域知识积累深厚、建模计算简单可行,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然而无意识和悟性,缺乏综合决策能力,及其对人的情感理解与交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是人工智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赵宇教授还向我们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从专用智能到通用智能、从机器智能到人机混合智能、从“人工+智能”到自主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成为更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他总结说:“人工智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它既具有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空间,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教育任重而道远。”

  

最后,张帆老师谈到:“人工智能如今占领了属于它自己的一方市场,其前景也十分广阔,但它的入门门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那么高,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参加训练营或者自学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它”,并结合自己的学识向在场同学们推荐了些许涉及人工智能的刊物来阅读,鼓励同学们去了解、学习相关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