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EVENTS

  • 18
    2025-0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一流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招生批次: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和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能应用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电气工程及相关学科知识有效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在电力系统、电能变换、电机控制等相关行业能胜任工程/产品设计、制造、运行、检测、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电力拖动基础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应用相关企业(如发电厂、电网运营企业、电工制造企业)、设
  • 18
    2025-04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包含两个本科专业: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其中信息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大类按照“1+N”的方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一年设置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在第二年开始实施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类,省级一流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招生批次:本一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扎实地掌握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电子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应用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信息工程及相关学科知识有效解决复杂信息工程问题,能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管理维护、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数据压缩与信源编码、Verilog HDL与FPGA技术、数据与计算机通信、
  • 18
    2025-04
    自动化(省级一流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招生批次:本一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能应用扎实的自然科学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知识有效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并能在工业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嵌入式与工业控制等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运行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基础、检测与转换技术、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原理、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视觉技术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就业于行业相关的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嵌入式与工业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自动化课程体系自动化学科现状
  • 04
    2025-09
    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四川赛区及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陆续公布。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子表现优异,在四川赛区共获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和9项三等奖;在四川赛区综合测评中,该校3支队伍成功晋级,最终荣获2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学校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基础和突出实力。指导教师团队合影学生比赛队伍合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性核心学科竞赛。本届竞赛中,西华大学共派出15 名指导教师和87 名学生组成29 个比赛队伍参与角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团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培训、研讨,在实验室里耐心解答疑问、指导实践,为学生们指明方向、破解难题。学生们也毫不懈怠,为了备赛,他们常常泡在实验室,反复调试电路、编写程序,遇到困难时相互鼓励、协作攻坚,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与动手能力。凭借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与付出,初评结果一公布,学校在四川赛区成绩便十分亮眼,获奖总数和质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组织学生赛前培训学生比赛照片四川赛区综合测评于8月10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全省仅有112支队伍获得参
  • 26
    2025-08
    2025年8月23日上午,学院举行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毕业十周年“十年磨一剑 今朝再起航”师生座谈会。本次活动校友们从全国各地重返校园,追忆青葱岁月,共叙青春年华。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忠林、原2011级辅导员张帆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座谈会由2011级校友张跃鑫主持。座谈会上,郭忠林首先对参加校友座谈会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然后从学院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他同时对奋斗在一线的各行各业校友们表达衷心的祝愿,学院永远是各位校友坚实的后盾,欢迎各位校友常回来看看,共同参与推进学院发展。此后,每位校友都重新对自我进行了介绍,校友们回首过往,追忆美好的大学时光,重温在校求学的点滴,又分享了各自离校后人生经历和现状。校友是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电气学子学习的榜样。郭忠林对校友心系学院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表示衷心感谢,此次座谈会不仅为校友们提供了重温青春、共叙师生情谊的机会,更进一步加深了校友与母校间的有益。校友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学院的发展,为学院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期待十年后再聚。 编审:蓝琼作者:郭忠林
  • 24
    2025-08
    我校成功主办第三届电力、电网和储能国际学术会议(PGES 2025)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由西华大学主办,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及AEIC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协办的第三届电力、电网与储能国际学术会议(PGES 2025)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电气工程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1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电力系统、新能源与储能应用等关键方向的前沿进展与发展趋势开展了深入交流,内容涵盖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与技术展示,充分展现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创新动态。开幕式由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阎铁生主持,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郎方年教授为大会致辞。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西南交通大学胡海涛教授、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张安安教授主持,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Gianfranco Chicco教授、清华大学张品佳教授、湖南大学帅智康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徐伟教授、四川大学贺明智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王顺利教授、西华大学雷霞教授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内容涵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压相关问题、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与装置、海用高功率高稳定直流供电、

通知公告/ NOTICES

  • 20
    2025-07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学术报告一、报告题目:虚拟电厂调控系统架构与聚合二、报 告 人:黄涛 教授三、报告时间:2025年7月21日(周一)上午9:00四、报告地点:6A301五、主办单位: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六、报告人简介:黄涛教授,获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金融学双学士。现任都灵理工大学能源系I级终身教授,博土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曾任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能源安全、系统及市场研究所国际专家,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目前兼任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际专家、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国际专家,IEEE PES中国电力系统运行保护与控制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特聘专家。担任数十本SCl杂志审稿人,Frontiers in Energy,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编委。目前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合著专著5本,欧盟培训材料1部。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科学及其在电力/能源系统的应用、电力市场、政策决策辅助、能源安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新
  • 18
    2025-06
    一、工程实训2套件要求:主控板套件:包括电路印制板、电阻、电容、二、三极管、集成电路、各种组件(插针、插座、连接线、保险丝等主板上的所有器件)。电源板套件:包括电路印制板、电阻、电容、二、三极管、集成电路、各种组件(插针、插座、变压器、场效应管、保险丝等主板上的所有器件)。1、主控板和电源板为双面板;2、主控板控制芯片为STM32F407VET6;3、主控板集成电路为DS18B20,TTP223、TM8211、XC6206P332MR-MS,ICL7660DTR,TL072,PC817,CH340C,W25Q16,AT24C02,RT9013-33GB;4、主控板电源为线性电源;电源板为开关电源,开关控制芯片为UC3845;5、电源板保险丝为微型塑封的MTS1500A满断型,变压器采用EE3528型号的磁芯,材质为PC40,骨架为立式6+6;6、电源板集成电路为PC817,TL431,LM2596-5.0T,LM317T-DG,LM337T。5、所有器件必须为全新器件,保证相应技术参数要求。6、要有相应原理图纸、电路印制板面图;元器件清单(按相应序号排布)。7、器件有问题时必须准时免费
  • 09
    2025-06
    第三届电力、电网与储能国际学术会议(PGES 2025)2025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Grid and Energy Storage 2025年8月22日-24日中国-成都 www.ic-pges.org 会 议通 知尊敬的各参会学者、研究员与单位:由国家“十四五”规划能源战略与四川省清洁能源装备创新发展政策双重驱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速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背景下,由西华大学主办的第三届电力、电网与储能国际学术会议(PGES 2025)定于2025年8月22-24日在中国西部创新高地——成都隆重召开。依托前两届会议成功培育的学术成果,本届会议深度对接国家双碳战略与成都市建设绿色氢都、智能电网示范城市的发展规划,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大容量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等关键领域。本届会议将进一步汇聚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能源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及产业代表,围绕电力、电网与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交流。会议特设专题研讨环节,探索关键学科应用技术突破路径。通过主旨报告、学者汇报、海报展示等形式,搭建学术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的桥梁
  • 15
    2025-05
    根据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和西华大学《四川省智能微电网群运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本中心的作用,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现面向国内外接受开放课题申请。欢迎相关学科优秀专业人员向本中心提出项目研究申请,中心将根据具体情况择优予以资助。定于2025年05月16日~06月15日,进行四川省智能微电网群运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工作。一、申请条件1.开放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本次申请拟资助重点课题1-2项,资助金额3万元/项;拟资助一般课题5-6项,资助金额2万元/项。2.开放课题研究年限一般为2年,鼓励提前完成。有项目支撑的申请人也可申请本平台的自筹项目,自筹项目本平台不资助经费。3.课题申请单位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申请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应对项目申请人严格把关,对申报者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基础、试验条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审核,签署明确意见。4
  • 12
    2025-05
    一、报告题目: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技术二、报 告 人:王懿杰三、报告时间:2025年5月11日(周一)上午9点30分四、报告地点:6A301五、主办单位: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六、报告人简介:王懿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照明电子、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高频以及超高频功率变换技术研究。共发表SCI/EI检索文章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中国电源学会优秀青年奖,中达青年学者奖励。曾获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23 和201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担任期刊IEEE TIE、IEEE Access、IET PEL、JPE编委。担任中国电源学会理事、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七、报告内容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因具有灵活方便、电气隔离、环境适应性强和易维护等优点,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在许多应用中,如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等,不仅需要传输能量,还需要同时传输数据以实现用户识别、状态监控、闭环控制及多控制器同步等功能,因此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
  • 12
    2025-05
    一、报告题目: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技术二、报 告 人:王懿杰三、报告时间:2025年5月11日(周一)上午9点30分四、报告地点:6A301五、主办单位: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六、报告人简介:王懿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照明电子、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高频以及超高频功率变换技术研究。共发表SCI/EI检索文章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中国电源学会优秀青年奖,中达青年学者奖励。曾获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23 和201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担任期刊IEEE TIE、IEEE Access、IET PEL、JPE编委。担任中国电源学会理事、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七、报告内容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因具有灵活方便、电气隔离、环境适应性强和易维护等优点,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在许多应用中,如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等,不仅需要传输能量,还需要同时传输数据以实现用户识别、状态监控、闭环控制及多控制器同步等功能,因此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